學校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的操作技巧與維護指南是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的關鍵。以下是對操作技巧與維護指南的詳細闡述:
一、操作技巧
1.開機前檢查:
檢查管道、閥門、濾膜、液位感應器和提升泵、增壓泵等是否正常。
確認增壓泵內是否有引水,管道、閥門、活接等連接處是否有滲漏水現象。
檢查收集桶、管道等是否有雜物,及時清理以防堵塞。
檢查電源、藥劑儲藥桶液位、設備主體有無異常泄露等現象。
檢查控制系統指示燈、報警指示燈是否正常。
2.啟動與運行:
接通設備電源,啟動設備。
選擇手動或自動控制模式。設備正常情況下,選擇自動運行模式,污水處理系統自動運行;若設備出現故障,可選擇手動模式運行,手動開啟設備各處理單元,運行各增壓泵、提升泵。
3.運行監控:
密切觀察各系統配合情況,及時調整相應參數。
對運行數據進行準確詳實的記錄。
4.故障處理:
設備不能啟動:檢查電源是否接通,設備控制柜各指示燈是否異常。若電源接通但自動模式設備不運行,可能是液位感應器出現故障或卡頓,需檢查液位感應器浮球是否靈敏,清理雜物,沖洗感應器。若問題仍未解決,手動啟動故障單元,判定是否損壞并更換配件。
設備漏水:查明漏水部件,如設備主體漏水,標記漏水部位,將設備切換至手動模式,手動開啟各系統增壓泵,迅速排空污水,聯系設備廠家售后人員上門維修。如管道接口、閥門漏水,可能是設備運行震動導致管道連接處密封不嚴,擰緊活接、閥門(螺絲)等接口即可。
增壓泵不能正常運行:檢查電路連接是否出現斷路,檢查該增壓泵對應的液位感應器是否出現卡塞,檢查增壓泵是否損壞、短路燒毀,若增壓泵損壞,需更換增壓泵。若增壓泵空轉不吸水,一般是泵內引水不足導致,需加入清水至溢出并擰緊。

1.日常巡檢:
運行管理人員應按要求巡檢設備、儀表、構筑物運行情況,檢查有無漏氣、漏油、漏水問題,并妥善處理。
嚴防大塊固體物質進入設備,避免管道、孔口堵塞及水泵損壞。
2.定期保養:
定期對管道閘閥進行啟閉試驗。
定期檢查、測試、清潔電器控制柜。
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電氣維護應由專業電氣維護人員進行,如不能自行修理則及時聯系廠家處理。
3.專業培訓:
運行管理人員須系統學習設備處理工藝、操作要求、技術指標并嚴格執行,避免因操作失誤或維護不當造成的故障問題。
4.安全規范:
若無維修任務,請勿打開維護端口;進行維修任務時,在切斷電源并懸掛維修標牌后方可操作。
遇到停電、倒閘等突發狀況時,運行管理人員不得擅自離開機房,以保證來電時設備的正常運轉。
保證地面水平,室內通風良好,照明設施完備。
嚴禁非運行管理人員啟閉設備。
5.其他注意事項:
日常運行時盡量保證進水水量、水質的平穩性,避免過大的波動。
經常檢查、緊固設備連接件,定期更換聯軸器易損件,注意不要隨意搭接臨時動力線。
汛期應加強對單向閥及排污管道的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更換。
排放口淤堵時應及時清理,保證水體順利排出。
定期清理設備及機房,嚴禁清潔設備運轉部位,避免沖洗水濺到電纜頭、電機帶電部位及潤滑部位。
學校實驗室污水處理設備的操作與維護需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確保設備穩定運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同時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
翻譯圖片